研究3天搞懂社保:打工人、个体户、老人小孩,缴费待遇差在哪?
上周陪邻居张叔去社区办医保,他举着手机问我:"闺女,我这灵活就业交的是职工医保还是居民医保?为啥隔壁老王说他交的能退休,我这到老了还得多交?"我被问得一愣,赶紧翻出查了三天的笔记——原来社保这事儿,真不是"交钱就行"那么简单。
咱先唠唠最常见的打工人社保。上周在公司HR那看到的缴费单,职工社保确实分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打工人最实在的感受是,每个月工资条上"代扣社保"那栏比自己交居民社保多一截,但公司会掏大头。就说养老保险,个人交8%,公司交16%;医疗保险个人2%,公司9%(各地略有浮动)。前几天听财务大姐说,我这种月入8000的,公司每月给我交的社保能到1800多,比自己交居民养老全年还多。
再看居民社保,我妈前两年退休后每月领1800多块养老金,就是居民养老交出来的。居民社保就两险:养老和医疗。但和职工社保比,差别可大了去了。去年我帮表弟算过账,他没正式工作,在社区交居民养老,每年选3000元的档次,交满15年总共4.5万。按现在政策,退休后每月大概领(3000+政府补贴)×15÷139≈390块,加上基础养老金130块,一个月才520左右。而职工养老呢,我同事交了20年,个人账户累计有12万,上个月刚办退休,每月领1600多——这还没算基础养老金部分。
最让人犯迷糊的是缴费年限。前几天陪同事去办退休,发现他养老保险只交了14年,结果跑了两趟社保局补缴。原来职工养老保险最低要交15年才能领养老金,但医保要求更高:像我们这儿,男的要交满25年,女的20年,退休后才能享受终身医保报销。我表姐前两年辞职单干,断缴了半年职工医保,结果住院花了2万多,报销比例直接从80%降到50%,多掏了6000多块——这教训够深刻。
个体户的处境更尴尬。楼下开包子铺的王哥,前两年听人说"灵活就业能交职工社保",咬牙按最低档交了三年,结果发现每月要掏1200多(养老8%+医疗2%+失业0.5%,全自己担)。后来一合计,改成交居民社保,每年才交1000多,虽然退休后养老金少点,但至少压力小。不过王哥说:"要是生意好,还是想交职工医保,毕竟报销比例高,生大病时不至于砸锅卖铁。"
老人小孩的情况更特殊。我家楼下李奶奶70岁了,一辈子没上班,现在每月领1200多的居民养老金,她说:"够买米买油,生病住院还能报60%,知足了。"但要是年轻时候有工作单位,交过职工社保,哪怕只交了几年,退休后也能领职工养老金,比居民的高不少。小孩的话,大部分地区要求出生90天内参保,就能从出生当月报销医疗费——我同事家宝宝早产,住院花了3万多,医保报了2万多,他直念叨"幸亏提前交了居民医保"。
这三天研究下来,最大的感受是:社保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打工人图个公司分担压力,居民社保图个省心便宜;职工医保适合有稳定工作的,居民医保适合预算有限的。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对类型,别像我表弟那样断缴,到时候吃亏的是自己。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