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场,单日空袭高达537次之际,美国已悄然在亚美尼亚开辟“第二战场”。
2025年1月美亚签署战略伙伴文件,5月举行联合军演,亚美尼亚冻结集安组织会费,引发俄罗斯强烈警告。
与此同时,北约海牙峰会炒作“中国威胁”,中国外长紧急出访欧洲三国,国防部强硬表态:反对北约东进亚太!
这场横跨欧亚的地缘博弈,正把世界推向新冷战边缘。
美国落子亚美尼亚:复制乌克兰剧本
6月底,亚美尼亚外长突然缺席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外长会议,引发国际社会警惕。
随后,亚美尼亚宣布将与欧盟深化国防合作,彻底倒向西方阵营。
这已是2023年以来亚美尼亚第四次缺席该组织关键会议。
离心倾向的背后,是美国长达两年的精心布局:2024年5月,亚美尼亚与北约签署合作协议;
次月双方举行联合军演;2025年1月,美亚签署《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委员会文件》,亚美尼亚冻结集安组织会费并停用俄罗斯MIR支付系统。
俄罗斯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紧急喊话:“不要重蹈乌克兰覆辙! ”
但警告收效甚微。 美国以“解除军工封锁”和“支持入常”为诱饵,正把亚美尼亚变成插入俄罗斯腹地的匕首。
若美军无人机进驻亚美尼亚,距俄南部军事重镇马哈奇卡拉仅150公里,普京将被迫双线作战。
俄乌战场:硝烟中的消耗战
就在亚美尼亚转向之际,乌克兰战场硝烟更浓。
7月6日,俄军发动开年以来最大规模空袭,477架无人机和60枚导弹覆盖苏梅、哈尔科夫、敖德萨等重镇。
尽管乌军宣称拦截多数目标,仍有6个关键设施被毁,后方资源遭受毁灭性打击。
地面战线同样吃紧。
俄国防部宣布已控制顿涅茨克地区的波德杜布诺耶和哈尔科夫州的索博列夫卡,切断乌军在库皮扬斯克的补给线。
乌军每天损失1648人,照此速度,到2026年8月兵力将仅剩24万,平均每名士兵需守卫2.5平方公里土地。
泽连斯基紧急呼吁欧美增援防空系统,但特朗普政府已将重心转向中东。
更致命的是,7月初美国突然暂停部分对乌武器运输,欧洲援助的可靠性断崖式下滑。
北约内部分裂:特朗普的军费勒索
当美国在亚美尼亚落子时,北约内部正因军费问题濒临分裂。
6月海牙峰会上,特朗普强推新标准:要求盟国将军费提高至GDP的5%。
德国若达标需年增1400亿欧元,相当于全国养老金预算被清零。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当场威胁退出北约,波兰民众举着“美军滚出欧洲”标语上街抗议。
更讽刺的是,新增军费的78%将用于采购美国武器,欧洲防务自主性彻底沦为笑话。
特朗普的真实意图浮出水面:压榨欧洲为美国军工输血,
同时抽身东欧转向亚太。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趁机炒作“中国挑战”,
妄称中国打造“全球最大海军”,甚至企图在东京设联络处。
中国反击:亚太不是博弈场
面对北约东扩,中国打出组合拳。军事上,东风-27高超音速导弹亮相,辽宁舰编队突破第二岛链;
外交上,北京香山论坛吸引百余国参与,沙特、印尼等国集体拒绝北约“印太伙伴”计划。
6月26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直斥北约是“战争机器”,要求其“反躬自省”。
外交部更早前明确划出红线:“亚太国家不欢迎北约亚太化,也不需要亚太版北约”。
经济反制同步亮剑。 中国对输欧稀土磁体加装“激光编码”,德国车企却暗中续签十年稀土长约,法国核电站依赖中企维修技术。
当特朗普强收“保护费”时,柏林民众正在拆除美军基地围栏——欧洲用行动表达对美国霸权的不满。
大国棋局:谁在操盘代理人战争?
这场博弈的核心逻辑愈发清晰:乌克兰是美国消耗俄罗斯的棋子,亚美尼亚则是预备队;北约东扩亚太,实为美国维持霸权的双线围堵。
但棋子终将付出代价。 亚美尼亚因美国2025年削减外援,4900万美元民主过渡资金被冻结,社会组织陷入停摆。
乌克兰日均上千士兵殒命战场,西方承诺的安全保障却遥遥无期。
中俄战略协作虽不针对第三方,但若有人执意跨过红线,“共同针对”的局面或将不可避免。
当普京在空袭警报中接听特朗普电话时,中国外长的专机正降落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所在地,新一轮大国交锋的烽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