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才夺WTT大满贯的女单冠军朱雨玲,已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97     2025-07-26 04:04:20

30岁的大学副教授在乒乓球场上暴打职业选手,这事儿你敢信?就在上周,朱雨玲又把韩国一姐申裕斌打得找不着北,比分直接定格在4:1。要知道她每天只能挤出来3小时练球,其他时间不是在给学生改论文,就是在开公司会议。更绝的是,她现在的世界排名像坐火箭似的,从零冲到第24位只用了十个月。

别人训练要泡在球馆里一整天,朱雨玲却把时间掰成碎片用。比赛前一天可能还在和学生视频答辩,打完比赛还得赶回去处理工作室的合同。球迷都说她的球风变了,以前喜欢慢慢磨,现在上来就猛攻,因为根本没时间和对手耗。有网友开玩笑说,她打比赛赚的奖金可能还没她上课的时薪高,纯属为爱发电。

日本女乒的主力们估计很郁闷,早田希娜、平野美宇这些顶尖选手,居然全败给了一个“兼职”打球的人。世乒联都看傻了,专门研究她的“碎片化训练法”,想知道怎么有人能用这么少的时间保持高水平。其实朱雨玲自己说过,乒乓球对她来说反而是放松,毕竟比起带研究生、管公司,球场上只要专注赢球就行。

想想看,职业选手抱怨压力大,可朱雨玲的压力哪头都不小。上课、科研、创业、比赛,哪一项单拎出来都能让人忙到脚不沾地,她居然还能切换自如。有人说她是时间管理天花板,但可能更关键的是,她把每件事都做到了极致。当别人还在纠结怎么平衡工作和生活时,她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不是时间不够,而是效率不高。

她的故事让人忍不住想,我们是不是总把“没时间”当借口?如果朱雨玲能在三小时训练里击败职业选手,普通人是不是也能在有限时间里做更多事?毕竟,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看你怎么用。你的三小时,通常拿来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