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给俄罗斯划下的“最后通牒”,像一个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所有人都盯着时钟,想知道指针归零时,世界会听到一声巨响,还是一片寂静。
结果,就在炸弹“引爆”前的几个小时,克里姆林宫传出了消息:普京,同意跟特朗普见一面了。
记者问是谁提议的会面,普京的回答滴水不漏:“这是双方共同的意愿。”既不是我求你,也不是你逼我。我们是平等的,我们是基于共同的需要才坐下来谈。这就是老牌政治家的手腕,面子和里子,一点都不能丢。
特朗普那边呢?被问到那个咄咄逼逼的“最后通牒”还算不算数,他也是一贯的风格,把球又踢了回去:“这取决于普京。” 然后话锋一转,说自己会“竭力促成停火”。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得天衣无缝。特朗普要的是一个“能搞定普京”的强人形象,普京要的是一个“被美国总统平等对待”的大国地位。 这场会面还没开始,他们俩已经各自拿到了想要的东西。
而这场大戏里,最悲情的角色,无疑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从头到尾,就没人问过他的意见。白宫前几天还放风,说普京得先跟泽连斯基见面,才能见到特朗普。结果呢?几个小时后,特朗普亲自改口:“普京无需同意与泽连斯基会面。”
最后,由俄罗斯方面一锤定音:这是美俄领导人的会晤,跟泽连斯基无关。
普京的话说得更绝,他说不反对和泽连斯基见面,但“需要创造一定的条件”,而现在“离建立起这些条件还很远”。
泽连斯基还在社交媒体上喊话,说乌克兰不害怕会面,希望俄方也“大胆一些”。但这声音,在巨大的地缘政治齿轮转动的轰鸣声中,显得那么微弱,甚至有点可笑。克里姆林宫连回应都懒得回应。
泽连斯基心里比谁都清楚,大势已去。乌克兰的命运,已经不在乌克兰人自己手里了。
那到底是什么,让普京在最后关头松了口?让特朗普如此急切地想绕开乌克兰,直接和俄罗斯“握手言和”?
答案,就在一份被“泄露”出来的秘密协议里。
第一条:要求停火,而不是和平。
这是最核心的一点。停火和和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停火,就是双方在现有战线上停下来,不打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俄罗斯目前占领的乌东四地和克里米亚,就事实性地被冻结在了版图里。这对俄罗斯来说,是巨大的胜利,是它打了几年仗,牺牲了无数士兵和财力换来的战果。
而对特朗普来说,停火就够了。只要枪声一停,他就可以向国内选民宣布:“我结束了这场耗费巨资的战争!我带来了和平!”至于乌克兰的领土完整?那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国纳税人的钱不用再哗哗地往外流了。
第二条:事实上承认俄领土的扩张,但正式的领土谈判推迟49年到99年。
这一条,简直是外交史上的“天才”发明,充满了厚黑学的智慧。什么叫推迟49年到99年?这不就是“我们这代人解决不了,留给子孙后代去头疼吧”的翻版吗?
它妙就妙在,给了西方世界一个台阶下。美国和欧洲可以不必在法律上承认俄罗斯对这些土地的吞并,保住了自己的“政治正确”。 但在事实上,他们默许了现状。
对普京来说,这更是他梦寐以求的结果。他拿到了土地的实际控制权,至于那张名义上的“地契”什么时候过户,他根本不在乎。只要他活着,这片土地就在俄罗斯手里。
第三条:取消对俄大部分制裁,恢复俄能源对欧盟出口。
这是给普京的“大红包”。打了这么多年,俄罗斯经济也快扛不住了。制裁一取消,能源一恢复出口,俄罗斯经济就能立刻回血。这对稳定普京的国内统治至关重要。
而对欧洲来说,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苦“去俄罗斯化”久矣的欧洲,特别是德国,工业生产和民生取暖都离不开廉价的天然气。如果能恢复俄气供应,欧洲的通货膨胀立马就能缓解一大半。你看,特朗普这一招,连欧洲盟友的利益都算计进去了。
第四条:没有北约不扩张的承诺,美国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援。
这一条,是特朗普留给乌克兰和北约鹰派的“安慰剂”。他可以借此标榜:“我没有对普京示弱,我们依然反对北约扩张,我们依然在武装乌克兰!”
但这有多大意义呢?停火协议一旦生效,美国提供的军援,性质就变了。从“帮助乌克兰收复失地”的进攻性武器,变成了“帮助乌克兰守住现有防线”的防御性武器。 这笔援助,更像是一种“遣散费”,一种让乌克兰闭嘴的封口费。
这里面没有一句是关于乌克兰人民的福祉,没有一句是关于国际公理和正义。通篇都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和权力算计。 这是一份为美国“体面”撤退量身定做的协议,也是一份让俄罗斯能保住胜利果实的协议。
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2022年战争刚爆发时,泽连斯基是世界的英雄。他身穿军绿色T恤,在基辅街头振臂高呼,赢得了整个西方的支持。那时候,大家以为这是一场“大卫挑战歌利亚”的史诗。
但战争是残酷的,它不讲情怀,只讲实力。打了三年多,乌克兰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已接近极限。前线的士兵越来越疲惫,后方的援助越来越不稳定。而俄罗斯,虽然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但它毕竟是个大国,战争潜力远非乌克兰可比。
更重要的是,西方世界也累了。美国的民众厌倦了无休止的对外援助,欧洲的经济在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中苦苦挣扎。当英雄的故事听多了,人们就开始关心自己钱包里的账单了。
特朗普的上台,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他是一个商人,一个实用主义者。在他看来,乌克兰就是一个“赔钱的项目”。及时止损,把资源抽回来搞国内建设,才是最划算的买卖。所谓的“民主”“自由”,在国家利益面前,一文不值。
普京和特朗普的这次会面,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已经向世界宣告了一个冰冷的现实:那个由美国主导、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正在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原始、更加残酷的“丛林法则”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谁的拳头大,谁就有道理。小国的命运,只能任由大国摆布。
对于泽连斯基和乌克兰人民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悲剧。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最终却可能沦为大国交易的筹码。
接下来,世界将屏息凝神,等待“双普会”的最终结果。
参考文献:
俄新社关于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确认普京与特朗普会晤准备工作的报道。
路透社关于特朗普就“最后通牒”及促成停火的公开表态。
塔斯社关于普京证实会晤意愿及地点的报道。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