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会撕裂年轻人躺平求生,老年人被逼切腹?老龄化的世代战争

109     2025-08-29 18:10:40

前言:当“集体切腹”成为公共议题

2023年,耶鲁大学教授成田悠辅一句“解决老龄化要靠老年人集体自杀”引爆日本舆论。与此同时,年轻人却以“醒悟世代”自居,沉迷0元薅羊毛、拒绝奋斗。一边是副首相麻生太郎公开称“老人治不好病就该去死”,另一边是50万蛰居族与80岁父母挤在破败的“8050家庭”中等待社会性死亡。这场撕裂背后,是日本深陷“2025年问题”的绝望——每5人中就有1人超过75岁,而年轻人连自己都养不活。

一、仇恨言论升级:从“老害虫”到“集体切腹”

1. 精英的极端隐喻

耶鲁教授成田悠辅的“老年人集体切腹”言论虽辩称为“抽象比喻”,却暴露了日本社会对老龄人口的敌意。他声称“老人政治阻碍经济”,拥趸超50万,甚至被质疑利用“助理教授”头衔炒作。类似言论层出不穷:副首相麻生太郎曾直言老人“该早死”,社交平台上更充斥“希望老人心肺停止”的诅咒。

2. “仇老”背后的经济账

日本法务省数据显示,老人犯罪率20年内从5%飙升至22%,多数为偷盗——只因监狱能提供免费食宿。69岁的高田敏夫两次入狱,坦言“外面活不下去”;70岁的惠子因贫困反复偷窃,称“监狱才是庇护所”。当团块世代(战后婴儿潮一代)的养老金无法覆盖医疗和子女啃老支出,“老后破产”成了常态。

二、年轻人躺平:从“低欲望”到“醒悟世代”

1. 蛰居族的“8050困境”

日本超100万蛰居族中,60万是40-60岁中年人,与80岁父母同住形成“8050家庭”。纪录片《团块世代:老年破产》中,67岁的吉春需用退休金养活六口人,包括36岁无业的儿子和两个孙子。社会学者川北稔指出,传统家庭观念让父母“终生育儿”,而子女因就业冰河期沦为非正式员工,最终全家陷入贫困。

2. 薅羊毛维生的“醒悟哲学”

日本年轻人早已放弃奋斗。推特网红dobyu用7台手机攒积分换免费餐,睡朋友家地板,自称“天下无双状态”;“醒悟世代”拒绝恋爱、旅行,甚至避免“白努力”。这种“合理化生存”与中国的“躺平”异曲同工,但日本政府数据显示,2024年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8.1%,企业却因“无人可用”倒闭——劳动力短缺与青年低欲望并存。

三、结构之殇:老龄化社会如何吞噬希望?

1. “2025年问题”的倒计时

2025年,日本75岁以上人口将突破2200万,护理行业缺口达32万人。劳动年龄人口从1995年的8716万骤降至2020年的7406万,“老老照护”(老人照顾老人)成为趋势。纪录片《老人漂流社会》揭示,许多老人辗转收容所,最终选择犯罪入狱换取温饱。

2. 政策的两难

日本试图通过《高龄者雇佣安定法》让老年人再就业(65-69岁就业率52%),但落合阳一等学者批评,这不过是让老人“工作到死”。而年轻人即便就业,也因非正式雇佣、低薪无法支撑家庭,形成“穷忙—躺平”循环。

结语:世代和解可能吗?

当社会将老人视为“财政负担”、年轻人被斥为“不努力”,日本陷入零和博弈。成田悠辅的极端言论虽遭抨击,但翻译家白川司坦言:“泡沫经济后,政策始终让年轻人吃亏,单骂教授解决不了问题。” 或许如社会学者所言,需打破“父母—子女”的捆绑角色,让每个世代找回主体性——否则,监狱与薅羊毛,将成为两个世代共同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