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冷叔:生活20年,我来告诉你新加坡到底“贵”在哪儿!

95     2025-09-11 05:28:49

大家好,我是冷叔。今年50岁,南洋理工管理学硕士毕业,在新加坡生活了整整二十年。经常有朋友问我:"冷叔,听说新加坡什么都贵,是真的吗?"今天我就用亲身经历,跟大家聊聊这个让我又爱又"痛"的话题。

记得刚来新加坡时,我还是个意气风发的留学生。第一次在超市看到矿泉水要卖3新币(约16元人民币),差点以为标错了价格。二十年过去了,现在的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物价,但还是经常被某些价格惊到倒吸凉气。

我有个中国朋友去年想在新加坡买房,看中一套150万新币的公寓。当他听说外国人要交60%的印花税时,表情就像被雷劈了一样——整整90万新币的税啊!最后算下来总共要240万新币(约1296万人民币),他苦笑着说:"这价格在北京都能买套不错的四合院了。"

说实话,新加坡的房价确实让人望而却步。不过话说回来,这里的组屋政策对本地人很友好,我的新加坡同事用不到市场价一半的价格就买到了不错的政府组屋。所以准确地说,新加坡是对外国人贵,对本地人还算友善。

说到拥车证,我可是深有体会。十年前我动了买车的念头,去车行一问,一张拥车证就要8万新币(约42万人民币),而且只能用10年!最后我算了笔账:买辆奥迪Q5加上拥车证要50万新币(约265万人民币),这个价格在国内都能买顶配路虎了。

现在想想,没买车反而是件好事。新加坡的公共交通四通八达,地铁干净准时,打车也很方便。更重要的是,省下的钱够我每年带全家去欧洲度假两次了!

有一次和本地朋友聊天,说起李显龙总理的年薪高达220万新币(约1166万人民币),我们都忍不住啧啧称奇。这个数字是美国总统的4倍,堪称世界第一。

不过新加坡朋友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总理工资高,但是部长们都不敢贪污啊!要知道贪污的代价太大了。"想想也是,新加坡的廉洁指数常年全球前列,这可能就是高薪养廉的效果吧。

说实话,在新加坡生活,你的钱包永远处于"减肥"状态。我记得第一次去乌节路购物,看中一件普通衬衫要200新币(约1000人民币),当时还以为进了奢侈品店。

最让我肉痛的是烟酒价格。一包香烟要20新币(约106人民币),去酒吧喝啤酒,五六个人随便就消费1000新币(约5300人民币)。所以我那些抽烟的朋友来新加坡玩,都是自带香烟,而且抽得特别省。

有一次因为工作关系,我有幸参观了tyersall公园的一处豪宅。价值4.7亿新币的豪宅长什么样?这么说吧,光是花园就比我老家整个小区还大。难怪《疯狂的亚洲富豪》要在这里取景,因为现实比电影更夸张。

更让我目瞪口呆的是听说一条血红龙鱼能卖到60万美元(约500万人民币)。我开玩笑跟太太说:"咱们家的金鱼要是能卖这个价,我早就退休了!"

在新加坡生活久了,你会发现连呼吸都要钱——这么说可能有点夸张,但确实连摘片叶子都可能被罚5000新币。我有次看到游客想摘植物园的花拍照,赶紧上前阻止,不然他们这趟旅行可就亏大了。

还有一次我儿子学校组织观鱼展,回来兴奋地说看到一条值一套房的鱼。我起初还不信,上网一查才知道,新加坡的观赏鱼市场居然这么疯狂!

但是话说回来,新加坡贵得有道理。这里的公共服务质量确实对得起价格:世界上最干净的街道、最高效的政府服务、最安全的居住环境。我的医疗保险虽然贵,但是看病从来不用排队;孩子上学虽然花费不菲,但是教育资源确实优质。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的"贵"某种程度上控制了人口密度,保持了生活质量。想想看,如果什么都便宜,这个小红点早就被挤爆了。

住了这么多年,我也摸索出不少省钱窍门。比如去小贩中心吃饭比去餐厅便宜得多,而且同样美味;买衣服等到季末打折;利用公共交通代替打车等等。

其实新加坡也有很多不贵的东西,比如食阁的饭菜、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等。关键是要学会像本地人一样生活。

最后照例说明:冷叔我不是中介,也不做留学移民业务,就是喜欢用亲身经历分享真实的新加坡。新加坡确实贵,但贵得有价值;确实贵,但贵得让人放心。

如果你也想了解新加坡,或者对留学移民有疑问,欢迎关注我的百家号。下次咱们可以聊聊新加坡的教育体系,或者我是如何在新加坡攒钱买房的——这可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呢!

相关内容推荐:

我眼中的新加坡十大奇葩现象有哪些?

在新加坡生活,工薪阶层的我为何觉得“不累”?一位老移民的真心话

在新加坡,新加坡人会觉得新加坡小吗?

初三去新加坡留学路线只有一条,家长必看千万不要送孩子去新加坡留学,真相你必须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