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以色列在几天之内连环出击中东六个国家,而且还威胁要对多哈进行打击。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面对以色列的行动,选择了抗议与谴责,同时也加紧武器装备的升级,以防下一次受袭,不过胡塞武装的做法就不一样了。与大部分国家的应对不同,胡塞武装面对以色列的空袭或暗杀行动,核心反应依然是坚持战斗。
虽然胡塞武装的实力并不算太强,但他们不喜欢用谴责的方式回应以色列的攻击,而是选择用战斗来表达立场。他们宁死不屈,宁愿牺牲也要战到底,这基本代表了他们面对以色列时的态度。中东国家在应对以色列时,确实挺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个国家。沙特阿拉伯等国牵头成立了阿拉伯联盟,中东地区也都希望组成一个伊斯兰国家组织,以便在这个区域保持团结,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难题。
1
胡塞武装终于露出底牌,向特拉维夫发射了多弹头高超音速导弹,直奔以色列多个据点,就像是要跟以色列拼个你死我活。9月13日清晨,特拉维夫这座以色列大城市的上空传来了刺耳的防空警报。那“巴勒斯坦-2”型多弹头高超音速导弹,从几千公里之外呼啸而来,硬是突破了以色列的防御网络,成功打击了几个重要目标。
据说,特拉维夫作为以色列最大城市,这次胡塞武装的导弹袭击,让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不得不赶紧跑进避难所避难。胡塞的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在事后还说,这次的攻击主要瞄准了特拉维夫几个很敏感的目标。这个多弹头高超音速导弹,末端的速度快得离谱,差不多16马赫,快到接近目标时会分裂成好几个弹头,各自打击不同位置。面对这些多弹头的猛攻,以色列得花更多力气提升防空系统,防御成本也跟着疯狂飙升。
即便主弹头被成功拦截,子弹药仍然有可能造成损伤,这也大大提高了防御的难度。胡塞武装宣布此次袭击顺利完成,不过以色列方面没有透露具体的伤亡情况。刚刚被以色列发动的斩首行动,导致好几位高级官员丧生,但这可没能阻挡胡塞的反击决心。美国和以色列都觉得,胡塞武装的攻击,已经变成目前对以色列最大的烦恼之一。
美国和以色列用尽各种办法去打压胡塞武装,主要目的就是想把他们彻底压下来,换取一个相对平安的环境。但不管美国炸了上百次空袭,以色列精准出击了十几次,甚至对胡塞高层动了几次斩首行动,胡塞武装依然坚持不放弃,宁可牺牲也要和以色列硬碰硬。胡塞就像个赤脚的,根本不怕穿鞋的,虽然他们的袭击没有对以色列造成特别严重的伤害,但这种不断的攻击让以色列疲于应付,经济上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2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伊拉克总理苏达尼、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等多个国家的领导人都赶赴多哈,似乎在为一些重要事情做准备,准备签署一份谴责以色列的重要协议。据法新社9月13日报道,卡塔尔方面表示,这次将举办一次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领导人峰会,重点是谴责以色列在多哈对哈马斯官员的袭击。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马吉德·安萨里提到,15日举行的会议会审议一份关于谴责以色列袭击卡塔尔的决议草案。
9月11号,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了一场紧急会议,专门讨论以色列对卡塔尔首都多哈的空袭事件。安理会的15个成员国破天荒地达成了一致,发表了一份措辞很严厉的声明,强烈谴责了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伊朗、土耳其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也都赶到了多哈,意在在应付以色列的袭击问题上凝聚力量。其实,这些中东国家就是想共同努力,找出一个能永久抵御以色列袭击的办法,这事儿也算是中东地区的头等大事啦。
中东这些国家也逐渐觉醒了,他们纷纷开始追求武器装备的自主研发,减少对美国安全保障的依赖。卡塔尔遭遇袭击时,美国那边最大军事基地居然一点动作都没有,说明指望美国在关键时刻帮忙,未必能保证安全。沙特、卡塔尔这些大国也开始从美国之外的市场找方案,想升级装备。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在琢磨着怎么联手,共同打造出一个强大的作战体系,打破单打独斗的局面。
阿联酋加快国产化步伐,“哈迪德”无人机工厂已经能年产200架攻击型无人机,成本比美国制造的便宜了57倍左右。有句话说得好,有啥霸权,就会有反抗,这条规律真是一点不变。相信卡塔尔遭受袭击这回事,如果真的能带动中东国家的觉醒,促使他们走到一块儿,那也许就是保障中东安全的一个转折点。单一来看,中东的国家里,没有哪个能直接抗衡以色列,但只要大家真心团结,还是能给以色列制造不小的压力。也许,中东的局势真要大变了,局势可能要迎来新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