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积水没过脚踝。7月2日下午4点24分,天津红磡垂钓园售票处,12岁的小石和同学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着,通过网约车平台叫车回家。暴雨让城市交通陷入混乱,两个孩子蜷缩在售票处窄小的屋檐下,衣服已被飘进来的雨水打湿半边。
订单同时勾选了第三方平台选项,最终由一位快车司机接单。目的地是天津梅江环宇城,平时路况好时车程不过10分钟。然而这个暴雨天,道路积水成河,车辆稀少,两个孩子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般冲向那辆白色轿车。
车门关上,雨水敲打车窗的声音顿时小了许多。孩子们报完手机尾号,期待司机按下“确认接到乘客”的按钮。然而司机的手指始终没有触碰那个按键。车子在暴雨中缓慢前行了约两三分钟,司机突然开口:“下一单要超时了,你们在这下车吧,取消订单重新打一辆。”
车内陷入短暂沉默。车窗外,雨水如瀑布般倾泻,路面已成小河。小石怯生生回应:“可是雨这么大...…”话音未落,司机语气强硬:“免费带你们一段也不收钱了,赶紧下车!”司机没在平台确认接到乘客,这为他的拒载行为埋下伏笔。
两个孩子面面相觑。小石的同学试图争辩:“叔叔,我们取消订单还要扣4块钱呢...”司机不耐烦地挥手:“别啰嗦,我还赶着接下一单!”孩子起初并不愿意,最后被司机赶下车。暴雨瞬间将两个孩子浇透。
更令人心酸的是孩子下车还说了声“谢谢叔叔”。这句天真的道谢与司机的冷酷形成刺眼对比。两个孩子站在没过脚踝的积水中,看着网约车尾灯消失在灰蒙蒙的雨幕中。手机显示他们需要支付取消订单的4元费用。
“傻孩子回到家浑身湿透了,淋成了‘落汤鸡’。”小石的父亲武先生事后在社交平台愤怒地写道。半小时后才打到出租车,两个孩子瑟瑟发抖地回到家,嘴唇冻得发紫。
当小石浑身滴水地推开家门时,武先生的心揪紧了。听完儿子的哭诉,武先生立即向网约车平台投诉。然而最初的投诉如石沉大海,未获处理结果。
“网约车司机拒载还骗孩子取消订单,把12岁孩子扔在了暴雨里。”7月2日,武先生在社交平台发帖曝光此事,引发舆论强烈反响。家长已委托律师,会对司机提起民事诉讼,决心讨个公道。
随着媒体关注,7月3日,平台迅速回应,称已对涉事司机账号永久封禁,并表示“会配合将司机的详细信息交给民警”。但冰冷的处理决定难以抚平孩子心中的创伤和家长的愤怒。
“我的诉求是封禁网约车司机的账号,但更重要的是防止其他孩子再遭此罪!”武先生对记者说。暴雨天将未成年人抛弃在路边,已超出普通服务纠纷范畴,触及道德底线。
小石的遭遇并非孤例。网约车拒载、甩客事件频发,暴露出行业监管漏洞:
广州李女士经历类似侮辱:今年5月6日晚,李女士在广州越秀区通过高德平台打出租车。上车报完手机尾号,司机立即呵斥:“下车!”李女士不解:“为何来都来了又不接单?”司机强硬回应:“派单不要了,强硬派的订单,我不需要!”尽管李女士指出这是违规行为,司机依然生硬呵斥她下车。
重庆母女被赶下车仅行50米:2021年,重庆市民谢芳和女儿搭乘网约车从大学城赶往璧山。车辆开出仅50米,司机就以“路远不挣钱”为由将母女赶下车。滴滴平台核查行程录音后确认司机拒载属实,最终对司机永久封号。
19岁女大学生乘坐嘀嗒出行顺风车时被司机扔在高速路上的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后,女大学生称自己遭到了网暴!据悉,2024年12月30日,该女生在嘀嗒出行下单独享顺风车从天津蓟州大学城前往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司机为多赚钱违规搭载其他乘客并欲绕路,女生不同意,竟被司机赶下车,还导致脚踝受伤、错过飞机。
嘀嗒出行发布情况说明,虽对司机进行了封禁,但该说明被女生认为刻意误导,将矛盾点转移到她身上。说明中提及女生迟到以及她的主播身份,引发网友对女生的指责。
网约车平台对未成年乘客的保护机制明显不足。小石和同学年仅12岁,系统未识别出未成年乘客身份并给予特别保护。司机端对未成年乘客的服务规范培训普遍缺失,导致司机对儿童乘客缺乏基本责任感和同理心。
目前全国网约车平台达339家,用户超4亿,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日均订单量9.11亿单,平台发展速度与服务规范建设明显失衡。
聚合平台模式加剧监管难题。小石使用的网约车平台同时勾选了第三方平台选项,最终由快车司机接单。这种模式下,责任主体模糊不清。乘客权益受损时,平台间相互推诿,导致投诉处理效率低下。
平台处罚力度与违规行为危害程度不匹配。永久封号看似严厉,但被封司机换个平台或账号就能重操旧业。行业缺乏统一的黑名单制度和从业禁止规定,使劣迹司机得以在行业内继续流动。
面对频发的网约车拒载甩客事件,需多方合力筑牢安全防线:平台应建立未成年乘客特别保护机制。当系统识别到乘客为未成年人时,自动分配服务评价高的优质司机,并开启行程全程重点监控。司机端需增加保护未成年乘客的专门培训,未通过考核者不得接未成年乘客订单。
完善聚合平台责任分担机制。当订单通过聚合平台产生时,明确首接平台负主要责任。建立平台间联惩制度,一个平台处罚的司机,其他接入该聚合平台的网约车公司同步执行处罚。
引入司机服务信用公示制度。在乘客叫车界面显示司机服务评分、被投诉率等关键信息,赋予乘客知情选择权。对低于信用基准线的司机限制接单数量或时段,形成市场化的优胜劣汰机制。
强化政府监管与处罚力度。交通部门对恶意拒载甩客行为应依法从严处罚,情节严重者吊销从业资格。建立网约车司机从业行为负面清单,明确将未成年人置于危险境地等行为列入禁业范围。
网约车平台封禁一个账号只需几秒,但修复两个孩子被伤害的信任需要多久?平台将司机信息移交民警的动作值得肯定,然而行业更需建立未成年的乘车保护机制——当系统识别到乘客是孩子时,应自动触发更严格的司机筛选和行程监控。这表明该平台在市场运营和合规管理方面的表现存在差异,在此事件上应当担任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暴雨总会停歇,城市终将恢复秩序。小石和同学换下湿透的衣服,身体渐渐暖和起来。但那些被抛在暴雨中的恐惧和无力感,是否会成为成长路上的一道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