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来看看史源历史专栏第3364期的内容。在177位开国中将里,梁兴初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当年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带领的部队被彭老总赞为“万岁军”,他就是军长梁兴初,后来还当上了大军区司令员,不少历史迷和军迷都对他事迹如数家珍。不过和一些四野出身的名将一样,“九一三”事件后,梁兴初也摊上了事,不仅被免去军职,还下放到工厂当工人,这对于这位身经百战的虎将来说,打击有多大可想而知。
经黄克诚等首长牵头调查核实,梁兴初的问题得以澄清,免受处分。1981年,将军恢复应有名誉,生活待遇按大军区正职干部标准执行。叶帅念及老将功勋,1984年亲自提议梁兴初到济南军区任职。鉴于梁将军时年已71岁高龄,更适合担任大军区顾问一职,叶帅特地指派总政治部副主任周文元亲赴沟通。梁兴初已离开军队许久,按说获得这样的任职机会该欣喜接受,可他却出人意料地婉言谢绝。在阔别军营多年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对这样的任职机会选择说“不”?
梁兴初这人骨子里就透着一股硬气,早年间就放出话来自己“只当正职”。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10纵成立那会,林彪有意提拔梁兴初,想让他担任纵队副司令。可那会梁兴初本就是六纵的副司令,还兼着师长,一听这任命当场就给顶了回去,直接撂下话:要么让我直接当10纵司令,要么我就继续留在老部队。这话一出,那股子不轻易服软、认准正职才肯干的劲头可算是实打实露出来了。
梁兴初作为带兵打仗的将领,就爱握着兵权按自己的思路指挥作战,不愿受别人牵制。林彪惜才,后来还真让梁兴初当上了10纵司令员。这种性格特点在将军晚年也没改,他压根不愿去大军区当顾问:习惯了自己说了算,从没干过这种参谋的活,咋能适应?
另一个缘由,是将军从大局出发的考量。梁兴初从红军时期到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身经百战立下无数战功,可再勇猛的战将也有迟暮之时——他已年逾七旬,确实该给年轻干部更多机会,到了退休年纪就不该再出来工作了。通过此前的对越反击战,解放军里一批年轻有为的军官崭露头角,正是放手施展抱负的好时候。梁兴初作为老一辈革命家,乐意给这些后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战场老将主动让贤,这背后折射出的新旧力量交替,值得人们好好琢磨。
还有个事得说说,梁兴初心里头一直有个念想,就盼着能踏踏实实把它完成。梁兴初打小在铁匠铺子里讨生活,日子过得苦哈哈的,没念过多少书,但他在部队里摸爬滚打这些年,风里来雨里去,经历那叫一个跌宕起伏。他一直琢磨着,要是能把自己这些年的军旅故事写成回忆录,肯定特别有意义。可到了晚年,他清楚得很,写这玩意得有充足的时间和地让他静下心来鼓捣。为了这事,他前前后后攒了不少资料,光这些年记的日记和拍的照片就有一大堆。他心里头明镜似的,要是这时候再回部队上班,写书这事指定得耽搁,保不齐计划都得打乱。所以,哪怕叶帅一片好心邀他回去工作,他也没答应。梁兴初一门心思就想着,赶紧把自己这军事传记好好写完,别的事都先放一边。您说,在他心里头,这写书是不是比接着回部队干还重要?这选择背后的分量,够咱们好好琢磨琢磨的。
可惜的是,1985年一场大火无情焚毁了将军搜集的全部资料,就在这一年10月5日,梁兴初突然骤然离世,没来得及写出回忆录。将军的妻子任桂兰强忍悲痛,冷静下来后主动联系组织寻求帮助,在之后10多年时间里,任桂兰走遍梁兴初生前去过的战场,最终写成《统领万岁军:梁兴初将军的戎马生涯》一书,帮心爱的丈夫实现了生前愿望,实在让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