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个人征信如同 “经济身份证”,对日常生活中的金融活动影响深远。无论是贷款买房、购车,还是申请信用卡,银行等金融机构都会仔细审查个人征信报告,以此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那么,在银行眼中,什么样的征信才算是优质征信呢?
无逾期记录是基石
苏商银行表示,逾期还款在征信报告中是极为关键的负面信息。银行非常看重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能力,而按时还款是直接体现。一般来说,若一个人能长期按时足额偿还信用卡欠款、贷款本息,其征信报告会展现出健康状态。例如,在房贷审批中,银行通常要求借款人近两年内不能有连续三次或累计六次以上的逾期记录。有这样一个案例,深圳的一位公务员,原本申请房贷利率能享受优惠,但因其妻子信用卡年费逾期 7 次(金额仅 80 元),最终房贷利率上浮 10%,30 年下来要多还利息 15 万元。这充分凸显了逾期记录对个人信贷成本的重大影响。
信用记录丰富且多元为佳
并不是说没有逾期记录就是好的征信。苏商银行称,如果你的信用记录过于单一或稀少,并不利于银行全面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一份优质的征信报告应涵盖多种类型的信用记录,如信用卡、房贷、车贷、消费贷等。假设一位借款人,不仅拥有使用多年且还款记录良好的信用卡,还成功申请并按时偿还了房贷,这表明其在不同信贷场景下都具备良好的信用表现,还款能力和稳定性得到多维度验证。相比仅有一两条简单信用记录的人,这类借款人在银行眼中的信用资质更高。
合理控制查询次数
短期内征信报告被频繁查询,会被银行视为风险信号。每当借款人申请贷款或信用卡时,金融机构都会进行 “硬查询”,这些查询记录会在征信报告中留存。苏商银行的风控说,一般银行都默认近 3 个月内贷款审批查询次数不宜超过 3 次,近 6 个月内信用卡审批查询次数最好不超过 5 次。例如,北京的一位购房者,在 3 个月内先后申请了美团月付、微粒贷等小额借贷,导致房贷审批时,银行因看到其征信报告中的频繁查询记录,最终上调了 0.5% 的房贷利率。这警示人们,应避免不必要的信贷申请行为,以免因征信查询频繁影响自身信用评级。
适度的负债水平
负债水平是银行评估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一般用信用卡使用率和负债收入比来衡量。信用卡使用率方面,建议控制在 70% 以内,即已用额度与总额度的比例不宜过高。若信用卡长期处于刷爆状态,会让银行觉得借款人资金紧张,偿债能力存疑。在负债收入比上,现有贷款月供总额占月收入的比例最好控制在 50% - 70% 之间。比如,杭州的一位互联网从业者,月收入 4 万元,信用卡使用额度为 1.2 万元,房贷月供 8000 元,其申请 50 万信用贷时,由于负债水平合理,很快便获得了审批通过。
在信用经济时代,优质征信体系既是金融市场的 “稳定器”,也是激发消费潜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 “助推器”,对构建健康有序的金融生态、实现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