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家:当代年轻人最以自我为中心,不生孩子等于为自己埋下隐患

125     2025-08-19 19:44:15

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才610万对,比前一年少了近160万。这数字一出来,很多人都愣住了。

不是不想结,是真结不动了。

房子贵得离谱,工资涨得没那么快。

一对年轻人谈个恋爱,先得算清楚:首付多少?彩礼怎么给?婚后谁来带娃?

光是这些账,就让人头大。

有人开玩笑说,养孩子就像养四脚吞金兽。

奶粉一罐两三百,尿不湿一个月花上千,培训班一个学期几万起步。

孩子还没出生,压力已经压得喘不过气。

你问他们为啥不生?不是不想,是不敢。

不是自私,是现实太狠。

长辈们总说“多子多福”,可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在“鸡娃”路上跑。

幼儿园就开始报班,小学就卷成绩,初中就抢重点。

父母累得像陀螺,孩子也喘不过气。

这种生活,谁还想复制一遍?

专家一出来就甩锅:“你们这代人最自私!”

好像不生孩子就是犯罪似的。

可他们有没有想过,现在的年轻人,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一个人住,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加班到深夜。

周末看场电影,还得自己买票、自己走回家。

这样的日子,哪还有力气去组建家庭?

更别提那些天价彩礼了。

三斤三两的黄金,市中心的一套房,动不动就要几十万。

月薪三千的人,拿什么凑?

这不是在结婚,是在借钱过日子。

其实国家真正该担心的,不是人口总数少了多少。

而是结构出了问题。

90后正在扛大梁,可他们越来越多。

一边是工厂招工难,一边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年轻人赚不到钱,怎么养得起家?

以后谁来交社保?谁来撑起社会运转?

有人说未来可能只剩五亿人,听着吓人。

可你看看欧洲,人口加起来不到四亿五千万,人家照样发达。

加拿大、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照样过得风生水起。

一个国家强不强,靠的从来不只是人多。

关键是有没有人才,有没有创新力。

现在的问题不是没人,是没人愿意生。

不是不想,是怕。

怕生了养不起,怕孩子受苦,怕自己熬不住。

资本趁机涨价,奶粉、尿布、服务费全往上冲。

国家刚发育儿补贴,商家立马调价。

这叫什么?这叫“焦虑收割”。

专家天天喊着要生育率回升,却从不解决根本问题。

不降房价,不减教育内卷,不提高工资,光骂年轻人,有用吗?

与其当“爹式”教育,不如想想怎么让年轻人活得轻松点。

最后:

我越来越觉得,真正的文明,不是逼人多生,而是让每一个选择都有尊严。

如果一个人想结婚,但被房价压垮;

如果一个妈妈想生娃,却被育儿成本吓退;

那这个社会,就不够温暖。

我们不该用“自私”两个字,去否定别人的艰难。

相反,该做的,是把路修得宽一点,把门槛放低一点。

让每个人都能安心地做自己,而不是被迫成为“生育工具”。

这才是一个成熟社会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