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我说,很多人脑子里都有个根深蒂固的印象,跟刻进去似的,就是美国航母天下无敌。一提到“福特”号,哇,核动力,最先进,海上霸主,好像提起来就自带光环。但要是告诉你个事儿,你绝对会觉得我在开玩笑:美国这艘最牛的航母,到现在,都没法用它那套吹上天的电磁弹射器,把自己最先进的F-35C隐身舰载机给弹出去。
对,你没听错。这事儿听着就离谱,但它就是事实。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全世界第一艘真正能用电磁弹射把五代机送上天的航母,不是美国的福特,是我们的福建舰。就这一点,什么所谓的技术代差,根本就不存在了,甚至可以说,被我们悄悄地反超了。你想象一下那个画面,福建舰和福特号在海上碰到了,我们这边是准备就绪的五代机,他们那边呢,只能眼巴巴地起飞F-18这种四代机。这还用打吗?谁强谁弱,一眼就能看明白。
这事儿怎么会搞成这样?说白了,根子就出在设计上。福特号立项的时候,F-35C这个项目还不知道在哪儿呢,最终飞机多重、起飞什么特性,全都没个准信。结果呢?福特号的电磁弹射系统,从设计之初就压根没把F-35C给算进去。这感觉就像什么呢?你花大价钱修了一条世界上最牛的高铁,风风光光剪彩了,结果发现最新款的复兴号动车组根本上不了你的轨道,只能跑跑老式的绿皮火车。那场面,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前阵子中东不是紧张嘛,以色列和伊朗闹得不可开交,美国派了福特号过去镇场子。一开始大家还纳闷,这航母上怎么空荡荡的?后来美军自己放了照片,大家才看清楚,好家伙,甲板上停得密密麻麻,清一色的F/A-18“大黄蜂”,你找吧,一架F-35C都找不到。这不就是自己给自己盖了章嘛,那个致命的缺陷是真的:福特号的电磁弹射,确实玩不转F-35C。
问题的核心啊,其实是中美走了两条完全不一样的技术路子。我们的福建舰,用的是马伟明院士团队搞的中压直流电磁弹射。福特号呢,是中压交流。听着就差一个字,“直流”和“交流”,但里头的门道可差远了。福建舰的系统,能量转换效率能到92%,弹一架飞机大概就用0.6度电,干净利落。福特号那个方案,还得加上个又大又笨的飞轮储能装置,每次弹射要耗掉3度电。
更要命的是可靠性。福特号设计的时候牛皮吹得山响,说要弹射4166次才出一次故障。结果呢?现实狠狠抽了它一耳光。修修补补这么多年,到去年,实际的数据是平均弹614次就得趴窝一次。这还没完,它的降落阻拦系统毛病更大,平均400次降落就有一次故障。你想想,在高强度的海战里,这是什么概念?简直就是灾难。
而且福特号还有一个设计,简直可以当反面教材。它的四条弹射器,居然是用一个中央系统控制的。这就意味着,只要其中一条出了问题,整个系统就可能瘫痪,四条弹射器一块儿罢工,整个航母直接变成一个不能起降飞机的铁疙瘩。这问题外行都看出来了,连特朗普当总统的时候去视察,都忍不住吐槽,说这玩意儿不行,还不如换回原来的蒸汽弹射。他虽然说话糙,但直觉还真点到要害了。可航母这东西,是你说改就能改的吗?那等于要开膛破肚,几乎不可能。
说到底,一艘航母的战斗力,最后还得看它带的飞机。你看福建舰的配置,那才叫一个攻防兼备的体系。核心就是五样东西:预警、制空、电子战、反潜,还有综合打击。这一切的基础,就是空警-600预警机。这玩意儿就是我们航母战斗群的“天眼”,飞得高看得远,能把那些贴着海面飞的反舰导弹给揪出来,给整个舰队争取宝贵的反应时间。
制空呢?我们是歼-35隐身战机当尖刀,配合歼-15T重型战机。歼-35是专门为了空战设计的,双发重型隐身机,机动性、空战性能,很可能比美国那个为了啥都能干一点而到处妥协的单发F-35C要强。更别说,F-35项目现在自己都一堆麻烦,妥善率一度掉到50%以下,一半的飞机飞不起来。真对上了,歼-35压制F-35完全有可能。而歼-15T呢,就专门盯着美军航母上占了三分之二数量的F-18“大黄蜂”打,性能上稳稳压一头。
还有歼-15D电子战飞机,这是“软杀伤”的王牌,能在复杂的电磁环境里让对手变成瞎子和聋子。再加上未来的反潜机,福建舰这套空中力量,几乎没什么短板。当舰载机的作战半径推到2000公里,那就意味着以航母为中心画一个巨大的圈,不管是南海还是第二岛链,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福建舰,它就是一个移动的海上国土。
现代海战也不是单挑了,航母身边得有“带刀护卫”。美国那边是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我们给福建舰配的,是055型万吨大驱和052D。特别是055,设计的时候目标就很明确,就是要压制美军这两型主力舰,吨位、火力、信息化,我们都占优势。
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护卫”手里的家伙更狠。055上的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是福特号航母战斗群现有防御体系根本拦不住的“杀手锏”。航母说白了就是个平台,战斗力看的是整个系统的配合。我们的系统现在不仅有了,还在好几个关键点上超过了对手。北斗不比GPS差,防空导弹世界闻名,战斗机挂的“霹雳”系列空空导弹,射程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同类产品。这一切加起来,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我们能看得更远(空警-600),也能打得更远(霹雳导弹)。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比对手更早发现,更早开火。
射程远这个优势是碾压性的。就像陆军打坦克,你用老式火箭筒得摸到一两百米,拿命去换。人家用先进反坦克导弹,在3500米外就能从容地打第一发,甚至还能装填第二发、第三发。这种“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的能力,才是我们走向远洋的底气。过去我们只能在第一岛链里转悠,现在有了福建舰,我们的活动范围足以覆盖第二岛链,这才是真正的“蓝水海军”。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差距。福特号毕竟是核动力,续航能力近乎无限,搞全球部署确实有优势。而且,美国海军玩航母玩了一百年,经验是实打实的,这是我们必须追赶的地方。航母甲板那“世界上最危险的4.5英亩”,飞机起降、加油挂弹、人员调度,环环相扣,那得是成千上万次训练才能形成的肌肉记忆。不过我们也不是从零开始,我们有辽宁舰和山东舰打下的底子,大量的经验正在帮助福建舰更快地形成战斗力。
还有个不能不提的,就是成本。福特号造价150亿美元,福建舰大概是77亿美元,一半都不到。这种效费比,在大国竞争的背景下,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战略优势。
所以你看,福建舰的出现,绝不只是多了一艘船这么简单。它代表着我们在航母最核心的技术上,实现了对美国的“弯道超车”。虽然在经验和全球部署能力上我们还需要时间,但在关键硬件、系统理念和整个战斗群的火力配置上,以福建舰为核心的中国航母战斗群,已经具备了对福特号战斗群的全面优势。一个新时代已经来了:我们不再仅仅是追赶者,在某些领域,我们已经成了领跑者。全球海洋的力量天平,正在因此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