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他被称为“朝鲜王子”,却漂泊海外四十载,有家不能回。一场政治风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让本该锦衣玉食的他,尝尽了流亡的孤独。而这一切,都始于他父亲的两位妻子,以及那场权力交接的无情较量。
01
金日成一生中曾与两位女士携手。首任夫人金正淑为他育有三名子女:长子金正日、次子金万日以及女儿金敬姬。然而,年幼的金万日不幸在一次游泳意外中夭折,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朝鲜建国初期,金正淑的健康状况一直不佳,最终在一次难产中离世。不久之后,金日成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秘书——金圣爱。
金圣爱,生于1924年12月,出身平安南道江西郡的一个贫困农家。尽管家境清寒,她却拥有一副清秀的容貌和一颗聪慧的头脑。17岁那年,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黄海北道海州郡沙里院女子师范学校。在学期间,她勤奋刻苦,成绩斐然,这使她与寻常的乡村姑娘大为不同,充满了文化气息和独特见识。
1945年朝鲜光复,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初创,急需各类人才。金圣爱受学校推荐,前往保安局担任打字员,同年她也光荣地加入了朝鲜人民军,军衔为上士。
1947年7月的一天,金圣爱与金日成首次相遇。当时金日成视察保安局工作,一眼便注意到了这位速记能力出众、记忆力惊人、举止端庄的年轻姑娘。
金日成踱步上前,温和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金圣爱不卑不亢,大方回应:「报告首长,我叫金圣爱。」
「今年多大了?」金日成接着问。
「23岁。」
金日成微微颔首,没有再多说什么便离开了。
不久,金日成亲自下令,将金圣爱调至内阁事务局担任技术书记,并兼任他办公室的秘书一职。那一年,金圣爱刚好24岁。
1949年,金日成的原配夫人金正淑去世后,他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常常独自一人在办公室里待到天明。
金圣爱看在眼里,忧心忡忡,却又不敢直接上前劝慰。她深知金日成烟瘾极大,每日需抽两包烟,长此以往对身体的损害不言而喻。她听说国外有一种新型过滤嘴香烟,能有效减少烟草对健康的危害,于是特意委托事务局的人从国外设法弄到这种香烟。
金日成收到这种新烟时,显得颇为意外,问道:「怎么是这种香烟?」
金圣爱以为首长不悦,连忙解释了自己的初衷。没想到金日成并未生气,反而抽过之后觉得效果不错。
「谢谢你,真是个有心人。」金日成对金圣爱这样说道。
得到首长的赞许,金圣爱心中涌起一阵喜悦。
那年10月的一个清晨,金圣爱上班时,发现金日成疲惫地躺在沙发上小憩,身上的毛毯滑落在地。她走上前,轻轻捡起毛毯。就在此时,金日成醒了过来,也许是睡意未消,竟将金圣爱错认为已故的妻子金正淑,他一把抓住她的手腕,将她拉入怀中。
不久之后,两人正式结为夫妇。
1951年,金圣爱为金日成诞下一女,取名金敬淑。1954年,又添一子。金日成欣喜若狂,为这个儿子取名为金平日。
这意味着,金平日比他同父异母的哥哥金正日,足足小了十二岁。
儿时的金平日聪明伶俐,乖巧懂事,胖嘟嘟的小脸蛋尤其讨金日成喜欢。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一回到家,看到那个肉乎乎的小身影跑过来迎接,金日成都会感到无比的快乐。
因为深受金日成的宠爱,金平日自幼便接受最优质的教育。18岁那年,他考入金日成综合大学,主修经济学专业。这是父亲的期望,因为朝鲜亟需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经济领域的人才。
然而,金平日大学毕业后,并未投身经济领域,而是选择了参军。由于其身份特殊,他所服役的兵种也非同一般。他被分配至金日成军事综合队,担任护卫司令部装甲车大队长,实则成为了保卫父亲金日成的「御林军」军官。
这充分体现了金日成对他的疼爱之情。
02
到了20世纪70年代,金日成步入晚年,开始认真考虑接班人问题。当时,最有可能接替他位置的有三位人选:长子金正日、弟弟金英柱,以及次子金平日。
朝鲜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特别是在政治接班人的选择上,更强调长幼嫡庶的传统规矩。因此,金日成最初是按照培养长子金正日的路线进行的。
这让他的妻子金圣爱心里感到不快。她曾对金日成说:「您明明最疼爱平日,为什么不考虑让他来接班呢?」
金日成则回应道:「政治讲究的是平衡与规矩,何况平日还太年轻,需要更多的磨砺和成长。」
金圣爱虽然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公然违抗金日成的意愿。然而,她和儿子金平日都在默默等待着时机。
机会很快就降临了。
那时的金正日三十多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几年前,他看上了一位名叫成蕙琳的已婚女子,不顾一切地强行与她结合,并生下了儿子金正男。这件事他一直瞒着父亲金日成,但最终还是被金日成知晓。金日成对此勃然大怒,认为这个儿子难当大任,于是开始冷落和疏远他。
看到一丝希望,金圣爱立刻找到金日成,表达了希望金平日能有机会上位的想法。那一年金平日二十多岁,也渴望能有所作为,向父亲表示愿意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然而,金日成并没有采纳这对母子的想法。金日成语重心长地说:「政治的残酷性超乎想象,我其实并不希望平日卷入那些权力斗争,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
于是,金日成转而开始培养自己的弟弟金英柱。
金日成的这一决定让金圣爱母子俩感到非常不满,他们开始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秘密结交朝鲜的一些元老重臣,例如副总理南日将军、国家副主席金东奎等人。
03
金正日被金日成冷落后,开始深刻反思,决心夺回本属于自己的一切。他在朝鲜政坛经营多年,早已培植了一大批忠诚的亲信。他首先跪在父亲面前认错,然后通过一系列缜密的手段打击叔叔金英柱,最终利用「美国影片」事件,让金日成对金英柱产生了极大的失望。
1974年2月,朝鲜劳动党代表大会正式确认金正日为接班人。与此同时,大会对金英柱进行了严厉批判,其罪名是「生活奢靡,缺乏进取心,未能妥善辅佐金日成」。
最终,金英柱被降职为副总理,随后又被流放到两江道的一个偏远山村。
实际上,金日成内心无疑更倾向于让自己的亲生儿子接班,毕竟如果权力传给了弟弟,那么这份「江山」就将属于弟弟那一脉了。他之前冷落金正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他深刻反省。
对金正日而言,扳倒了亲叔叔金英柱之后,接下来自然要着手对付同父异母的弟弟金平日了。
然而,金平日毕竟是自己的弟弟,而且父亲金日成对他宠爱有加,如果直接动手,父亲肯定会大发雷霆。于是,他选择先清除那些支持金平日的旧部,例如副总理南日将军和国家副主席金东奎。南日和金东奎原是金英柱的亲信,在金英柱倒台后转而投向金平日。
南日和金东奎离奇去世后,金平日和母亲金圣爱都清楚地意识到了金正日的铁腕手段,他们转而向当时的朝鲜上将、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李勇武求助。
04
李勇武生于1925年,1964年6月升任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第一副局长,同月晋升中将。1970年11月,在朝鲜劳动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央委员。1973年8月,他被晋升为上将,并于1973年8月至1977年10月期间担任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
李勇武与金东奎私交甚笃,属于金英柱一派。在金英柱倒台后,随着南日和金东奎相继被清除,李勇武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当金平日前来寻求帮助时,他选择了拒绝。
1977年10月,李勇武被免去所有职务,下放到两江道担任林场管理员。由于他及时悔过,并庄重宣誓效忠金正日,才得以保全性命。
到了这个时候,金平日和母亲金圣爱都明白大势已去,他们主动向金正日伸出了和解之手。
对于金正日所做的一切,金日成自然心知肚明,他为金正日划定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那些元老重臣可以动,但自己的至亲骨肉,绝对不能碰。
他特意将两个儿子召集到一起,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父子并肩,所向披靡。」
然而,金正日却在私下里冷笑着说:「一山又怎能容得下两只猛虎?」
金日成意识到:为了朝鲜政局的稳定,也为了金平日的人身安全,金平日绝不能再继续留在朝鲜了。
于是,他决定让金平日出国担任驻外大使。
1979年,金平日告别了母亲金圣爱,远赴南斯拉夫,在朝鲜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担任副武官一职。
此后几年,金平日开始在欧洲各国辗转任职,先后前往保加利亚、芬兰,最终在波兰定居下来,继续在海外履行外交官的职责。
弟弟远走海外,金正日确实不再面临直接的权力威胁,但金平日在国外,终究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只是在父亲金日生在世时,他不敢轻举妄动。
05
1994年,金日成逝世,金正日正式执掌大权。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金正日开始大规模清洗前朝元老和异己。他通过「深化组」事件,以自己的妹夫张成泽为推手,清除了一万多人。
对金正日而言,远在欧洲的金平日始终是个潜在的威胁,尤其当他通过情报部门得知,国内仍有一些旧部与金平日保持联系时,他下定决心要派人「处理」掉金平日。
据韩国情报机构披露:朝鲜特工曾多次潜入欧洲,试图刺杀金平日。最危险的一次发生在金平日从家中前往大使馆的路上,一辆突然冲出的货车猛烈撞击了他的座驾,将他的车远远撞飞。幸运的是,金平日命大,除了小腿骨折外,并无生命危险。
自那次事件之后,金平日立刻带着妻子和孩子连夜搬家。他们的新居,就选在了韩国大使馆的旁边,寻求一丝庇护。
金圣爱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了儿子所遭遇的一切,她感到无比愤怒。自从金日成去世后,金圣爱便淡出了政坛,过上了隐居的生活。更确切地说,她是被金正日软禁在距离平壤市40公里远的顺川郡子母山别墅(也被称为长寿别墅)。
金圣爱给金正日写了一封长信,信中既有恳切的请求,她质问金平日在海外漂泊这么多年,早已没有任何威胁,为何还不肯放过他?信的最后,她语气坚定地表示,如果金平日发生任何不测,她也绝不独活,会选择撞死在领袖的陵墓前。
金正日收到这封信后,或许是心中产生了一丝恻隐,最终下令停止了针对金平日的行动。
06
2011年,金正恩上台执政,远在欧洲的金平日随即表示坚决拥护新的领导班子,这显然是在向金正恩表达自己的忠诚。2014年,金圣爱去世,金平日向朝鲜国内请求回国奔丧,但遭到当局的拒绝。显然,朝鲜刚刚经历了张成泽事件的余波,金正恩对这位叔叔的回归仍存戒心。
对金平日来说,若想重返故土,他必须递交一份「投名状」。于是,他将这些年来朝鲜国内那些旧部元老写给他的所有信件,悉数交给了金正恩。
据说金正恩根据这些信件,顺藤摸瓜,处理了一批旧臣。
金平日此举终于赢得了金正恩的信任。
2019年,在外整整漂泊了40年的金平日终于回到了朝鲜。朝鲜依旧是那个朝鲜,但金平日却已不再是当年的金平日。生于朝鲜第一家庭,他的命运注定要与腥风血雨相伴。